用户希望了解新兴断供弃房现象的具体情况,包括数量和相关法律后果。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分析: 断供弃房是指购房者因无法继续偿还按揭贷款而放弃房产的行为。根据《物权法》,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有权在借款人违约时处置抵押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分析: 借款人断供后,银行有权要求其偿还全部贷款本金及利息。如果借款人无法偿还,银行可以通过司法程序拍卖抵押房产,所得款项优先用于偿还贷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分析: 如果拍卖房产所得不足以清偿债务,银行有权继续追偿借款人其他财产。借款人可能面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四条:“征信机构采集个人信息的,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同意不得采集。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分析: 断供弃房行为将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评分。未来在贷款、就业等方面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分析: 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充分了解自身财务状况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同时,银行有义务向借款人提供透明、真实的贷款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约风险。
综上所述,断供弃房不仅会导致房产被拍卖,还可能面临债务追偿和信用受损等严重后果。建议购房者在购房前谨慎评估自身经济能力,避免陷入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