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在开发商逾期无法交付房屋的情况下,购房者是否可以采取集体断供(即停止偿还按揭贷款)的行动,以及这种行为的合法性、风险、后果、权益保障及应对策略。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法律分析:
断供行为的合法性:购房者与银行签订的《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是独立于《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根据《合同法》第60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购房者断供违反了贷款合同中按时还款的约定,不具备直接的法律依据,属于违约行为(《民法典》第577条)。
断供风险与后果:集体断供可能导致购房者面临多重法律风险。首先,银行有权依据《民法典》第676条、《贷款通则》第22条等规定,对逾期未还的本金和利息计收罚息,并可能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申请拍卖抵押房产以清偿债务。其次,断供记录将影响个人信用,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6条,可能被纳入不良信用信息数据库,影响后续金融活动。此外,集体断供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触犯《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的相关条款。
权益保障途径:面对开发商逾期交房,购房者应依据《民法典》第577、584条等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包括要求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具体可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30条、《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37条等规定,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政策与法规支持:为保护购房者权益,近期出台的《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建房〔2021〕55号)强调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购房者可通过向住建部门投诉、举报,促使行政监管介入。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对开发商逾期交房的法律责任有明确指引。
应对策略建议:购房者应避免采取集体断供的激进方式,而是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维权。首先,组织业主共同委托专业律师,统一诉求,提高谈判效率。其次,及时固定证据,如保存购房合同、交款凭证、开发商逾期通知等。再者,同步启动司法程序,对开发商提起违约之诉,同时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其转移资产。最后,保持与银行沟通,说明情况,争取达成延期还款或减免罚息等协议。
综上所述,购房者面对开发商逾期交房,集体断供并非合法且明智的选择,反而可能带来诸多风险与不利后果。正确的应对策略是依法维权,积极寻求行政监管介入,统一组织法律行动,通过司法途径追究开发商违约责任,并与银行协商合理解决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