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想知道如果在2015年出现弃房断供(即购房者停止支付按揭贷款并放弃房产)的情况,会有什么法律后果。他们可能也在询问如何界定和处理这种行为的法律规定。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弃房断供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的分析:
合同违约责任:首先,弃房断供属于违反了购房人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这涉及到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物权法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意味着银行有权对抵押房产进行处置以回收欠款。
刑事责任:如果断供后,银行通过法律途径追讨仍无法收回欠款,购房人可能会面临诉讼甚至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犯诈骗贷款、金融票证诈骗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信用记录影响:弃房断供会对购房者的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不良信用记录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影响其未来信贷活动。
民事诉讼:依据《民事诉讼法》,银行或贷款公司可提起民事诉讼,法院会判决购房人偿还剩余贷款余额,严重时,法院可能会强制执行其财产。
总结来说,弃房断供不仅涉及合同违约、物权处理、刑事责任、信用记录影响及可能的民事诉讼等多方面法律问题,购房者应谨慎对待购房贷款合同,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同时,最新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被充分理解和遵守,以免对个人信用和财产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