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主要聚焦于福建省内因断供而放弃房产的数量情况,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和风险。
断供与弃房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06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因此,若借款人未能按时偿还贷款,则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提前偿还全部贷款余额及利息,并可通过法律途径拍卖抵押物(即房产)以清偿债务。同时,《民法典》第405条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这意味着即使房屋被拍卖,原有的租赁关系依然存在,除非租赁合同中有特别约定。
弃房后个人信用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7年修正)第1条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二)违反限制消费令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断供行为可能导致借款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今后的金融活动、职业发展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弃房后的民事责任: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此,即使借款人放弃了房产,仍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剩余贷款本金、利息以及因违约产生的其他费用。
房产拍卖流程与法律程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将通过网络平台公开拍卖被执行人的房产,买受人竞得后需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此期间,借款人应积极配合,否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政府政策支持与救助措施:近年来,为缓解居民住房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购房者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对于因经济困难导致的断供情况,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会出台临时性救助政策,帮助居民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断供弃房不仅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还可能给个人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建议遇到此类困境时,积极寻求专业法律咨询,探索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群体,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