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知道的是:在房屋贷款无法继续偿还导致银行可能采取“弃房断供”措施后,房子进入法拍程序的具体法律后果、风险以及涉及的相关法律规定。他们期望了解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出发,在此过程中涉及到的五个关键法律层面的解析,并希望获得最新的中国相关法律依据原文。
一、贷款合同违约责任:根据《合同法》第208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2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约定偿还贷款本息的,构成违约,银行有权要求提前清偿全部债务或者处置抵押物(即法拍房)。
二、法拍流程与权益影响:按照《民事诉讼法》第236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若干问题的规定》,当债务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法院可依法拍卖其财产,包括断供房产;购房者在断供后丧失对房屋的占有权,且法拍所得价款优先用于清偿银行贷款,剩余部分返还给原业主。
三、信用记录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断供行为将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对购房者的信用评级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在未来办理金融信贷业务时受限。
四、额外费用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指出,法拍过程中产生的评估费、公告费、拍卖费等由被执行人承担,若法拍房成交价低于贷款余额,差额部分仍需原业主补足。
五、居住权保障:《民法典》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即使房屋被法拍,原业主及其家属在特定条件下享有一定期限内的居住权。但具体实施细节还需结合地方政策和实际情况来判断。
总结来说,对于面临弃房断供进而导致房产进入法拍程序的情况,购房者不仅需要面对合同违约责任、丧失房屋权益、信用受损等一系列直接法律后果,还可能要承担额外费用,并需关注自身居住权保障问题。购房者应审慎对待房贷还款义务,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同时,对于法拍房的购买者,也应当充分了解和评估法拍房可能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和权利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