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房断供”指的是购房者在无力偿还房贷的情况下选择放弃房产并停止还款的行为。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后果以及如何处理这一情况。
从法律角度来看: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4条的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一旦购房者停止还款,即构成对借款合同的违约行为,银行有权要求购房者承担违约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逾期利息、罚息等费用。
抵押权实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92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在购房者违约后,有权通过拍卖或变卖房屋的方式实现其债权。
信用记录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相关规定,购房者断供后,相关不良信用信息将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可能对未来贷款、信用卡申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追索剩余债务:如果拍卖或变卖房产所得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8条,“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借款。”银行仍有权继续向购房者追讨剩余欠款。
法律救济途径:面对“弃房断供”的困境,购房者可尝试与银行协商变更还款计划或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解决;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也为陷入财务危机的个人提供了申请个人破产的可能性,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总结:购房者在面临“弃房断供”时,不仅会面临经济损失和信用损害,还可能需要承担未清偿债务。建议积极与银行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并咨询专业律师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