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全国范围内有多少房屋贷款出现断供情况,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金融、房地产等多个领域的复杂数据统计,并非单纯法律问题。然而,从法律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分析与“断供”相关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 合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则违反了借款合同中的主要义务。
- 违约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当发生贷款断供时,银行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及其他相关费用。
- 抵押物处置: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因此,在贷款无法偿还的情况下,银行有权通过合法途径处理抵押房产。
- 信用记录影响:虽然这不属于直接的法律规定,但从长远来看,《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一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将对个人未来的借贷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 司法程序:若双方协商无果,最终可能进入诉讼阶段。《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综上所述,关于“多少房断供”的具体数字难以准确给出,但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旦发生房贷断供行为,不仅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个人信誉损失。对于购房者而言,应谨慎考虑自身财务状况,避免因无力偿还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