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关于在房屋按揭贷款中,当借款人出现连续未能支付月供(即断供)的情况时的相关数据,以及涉及的法律规定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们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责任:根据《合同法》第六十条规定,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偿还借款。若按揭房主断供,银行有权依照借款合同追究其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立即清偿全部剩余贷款及相应的逾期罚息。
拍卖抵押物的规定: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这意味着断供后,银行可申请法院对按揭房产进行强制执行拍卖。
信用记录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金融机构需如实报送个人信贷信息。因此,断供行为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对个人信用产生负面影响。
刑事法律责任:在极端情况下,如恶意逃避债务并导致银行重大经济损失,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罪名。
涉及的司法程序: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断供后,银行启动诉讼流程直至房产拍卖的一系列司法程序均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
综上所述,在购房者出现按揭房断供情况时,银行可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一系列措施追偿损失,而购房者不仅需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信用记录受损甚至刑事责任的风险。因此,在签订按揭购房合同时,务必充分了解并考虑自身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免因断供带来诸多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