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出的问题是关于泰安地区出现的“断供弃房”现象,希望了解在这一情况下,购房者的法律责任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购房者如果因无法继续偿还贷款而选择“断供弃房”,即构成违约行为。银行作为贷款方有权要求购房者继续履行还款义务或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抵押权的实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规定:“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在“断供弃房”的情况下,银行作为抵押权人,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抵押房产,所得价款优先用于清偿贷款本金及利息。若拍卖所得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购房者仍需对剩余部分承担偿还责任。
信用记录影响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个人信贷信息。”一旦购房者因“断供弃房”被银行起诉并败诉,其信用记录将受到影响,未来在申请贷款、信用卡等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
法律诉讼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银行在购房者“断供弃房”后,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追讨欠款,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政府政策支持
近年来,为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保护购房者权益,维护市场稳定。例如,《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建房〔2021〕50号)中提到:“各地要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化解风险隐患,维护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购房者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咨询当地政府部门,了解是否有相关的救助政策或调解机制。
综上所述,购房者在“断供弃房”后将面临违约责任、抵押权实现、信用记录受损以及法律诉讼等一系列法律后果。建议购房者在遇到经济困难时,积极与银行沟通,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因“断供弃房”而产生更大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