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在购房者选择停止偿还房贷(即弃房断供)的情况下,根据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法律责任与后果。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这涉及到违约责任、房产处置、信用记录影响、个人资产追偿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等五个方面。
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时,构成对贷款合同的根本性违反,银行有权要求其支付逾期利息,并采取进一步行动来追讨债务。
房产处置:依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可以就该财产优先受偿。”如果购房者无法偿还贷款,银行作为抵押权人有权依法申请拍卖或变卖抵押物(即房屋),用所得款项清偿债务。
信用记录影响:虽然没有直接相关条款明确规定,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的,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一旦出现不良信贷记录,将严重影响个人未来的贷款审批及信用卡申请等金融活动。
个人资产追偿:对于超出抵押物价值部分的欠款,《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他法律责任的承担;已经承担了较重法律责任的,不得再加重其负担。”这意味着即使房子被拍卖后仍不足以覆盖全部欠款,银行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借款人追讨剩余金额。
可能的刑事责任:在极端情况下,如恶意逃避巨额债务且数额巨大,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四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若行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则不排除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能性。
总之,面对经济困难而考虑弃房断供时,必须充分认识到由此带来的广泛负面后果,包括但不限于严重的财务损失、信用污点甚至潜在的法律风险。因此,在做出决定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