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核心:用户请求从资深高级律师视角,针对“断供送房”现象,从五个方面进行详尽法律分析,并希望提供最新的、完整的中国法律依据原文,总字数不少于500字,最终以两句话总结。
资深高级律师分析:
贷款合同与违约责任:购房者与银行签订的住房按揭贷款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民法典》第464条)。断供即构成对贷款合同的违约(《民法典》第577条),银行有权要求购房者继续履行还款义务(《民法典》第582条),支付逾期利息(《民法典》第676条)及可能产生的罚息、复利等违约金(《民法典》第585条)。
抵押权实现与房屋处置:购房者以所购房屋为贷款设定抵押权(《民法典》第394条),断供后,银行有权依法行使抵押权,包括拍卖、变卖抵押房产以优先受偿(《民法典》第410条)。此过程通常遵循司法程序,如向法院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民事诉讼法》第170条第1款第7项)或提起诉讼(《民事诉讼法》第119条)。
个人信用影响:断供行为将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4条),导致信用评级下降,可能面临限制高消费、出行、贷款等信用惩戒(《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3条)。此外,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个人信用信息权益受法律保护,不良记录在结清债务、履行义务后保留期限为五年。
法律责任追索:若购房者恶意断供且无偿还能力,银行在执行抵押房产后仍无法全额回收贷款,可能追究其其他财产责任(《民法典》第567条)。同时,若断供行为涉及虚假陈述、欺诈等,银行还可能依据《刑法》第193条追究其刑事责任,如贷款诈骗罪。
社会风险警示:“断供送房”本质上是逃避债务的行为,不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民法典》第7条),也扰乱金融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此类行为持严厉打击态度,如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多次发布通知,强调金融机构应加强贷款风险管理,严惩失信行为。
总结:断供送房不仅违反贷款合同约定,需承担高额违约责任,还将面临抵押房产被依法处置、个人信用严重受损等法律后果,甚至可能触犯刑法。此种行为既不合法,亦不合乎社会公序良俗,购房者应审慎对待贷款承诺,诚信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