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关于“海南断供送房”的合法性、法律后果及相关权益保护问题,期望从资深高级律师的专业视角,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并援引最新的完整中国法律依据。以下为具体分析:
断供行为的法律界定:断供是指购房者在与银行签订住房贷款合同后,未能按照约定偿还贷款本息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此外,《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条也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因此,断供属于违反贷款合同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
断供的法律后果:首先,银行有权依据《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和《贷款通则》第七十一条,对逾期贷款按合同约定加收罚息,并可通过催收、诉讼等方式追偿。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三条,因购房人断供导致银行解除借款合同并请求实现抵押权的,法院应予支持。这意味着银行可能拍卖抵押房产以清偿债务,购房者将面临丧失房屋所有权的风险。
“送房”行为的合法性:若理解为断供后主动将房产交予银行,实质上是提前接受房产被强制执行的结果,虽不违法,但并不免除其偿还剩余贷款及违约金等法律责任。若理解为未经法定程序擅自将房产赠予他人,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所有权人有权追回。因此,未经债权人(银行)同意或司法程序确认,“送房”行为无效。
购房者权益保护:尽管面临断供后的严厉法律后果,购房者仍享有一定权益。如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此外,购房者在断供后仍有权与银行协商债务重组、延期还款或出售房产自行偿债等解决方案。
相关法律责任追究:对于恶意断供、逃避债务的行为,银行可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追究贷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同时,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断供信息将被记入个人信用报告,影响个人信用评价,甚至可能受到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联合惩戒。
综上所述,海南断供送房并非合法解决房贷困境的方式,不仅可能导致购房者承担高额违约金、罚息,甚至丧失房产、信用受损,乃至面临刑事责任。购房者在遭遇还款困难时,应积极与银行沟通协商,寻求债务重组、延期还款等合法途径,妥善处理贷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