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弃房断供现象增加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将从法律责任、银行权利、个人信用影响、房产处置流程及政府政策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如果购房者选择弃房断供,即停止偿还贷款,则构成对贷款合同的根本性违反,需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银行因此遭受的所有损失。
银行权利: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的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当借款人未能按时归还房贷时,银行有权要求提前收回全部借款,并可通过司法途径处置抵押房产来弥补自身损失。
个人信用影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一旦出现逾期还款或弃房断供的情况,相关信息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严重影响今后申请信用卡、再次购房贷款等方面的能力。
房产处置流程: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五十八条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除应查封、扣押其财产外,还可以责令其限期迁出房屋;拒不迁出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若通过协商无法解决争议,则最终可能进入法院强制执行程序,拍卖涉案房产。
政府政策:近年来,为应对房地产市场波动,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旨在稳定房价、保护消费者权益。例如,《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7号)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对首付贷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
总之,弃房断供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会受到社会信用体系的惩罚。面对困难时,建议积极寻求专业法律咨询,寻找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