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在询问关于“扬州地区房屋购买者或投资者因经济压力选择放弃按揭还款,甚至放弃房产(弃房断供)这一现象的合法性、后果和应对策略。他们可能关心的是法律风险、违约责任、房产收回的可能性、对信用记录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法律责任。
首先,从法律角度看,“弃房断供”涉及合同法和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章“借款合同”的第六十一条至九十二条,借款人(购房人)应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按揭贷款)。若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出借人(银行)有权要求其返还,这可能导致房产被银行收回。
其次,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五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折价、变卖、拍卖抵押财产。因此,如果购房者选择弃房断供,银行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的房产以弥补贷款损失。
再者,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的规定,断供会严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这可能影响到购房者在其他生活领域的权益,如申请信用卡、购车贷款等。
此外,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如果该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断供行为可能引发夫妻双方的财产权益纠纷。
最后,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如果借款人无合理原因长期拖欠贷款,银行可能会诉诸法律手段,严重时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总结来说,弃房断供不仅有违《合同法》中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导致银行依据《物权法》收回房产,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并可能触犯刑法。因此,除非万不得已,购房者不应轻易选择弃房断供。同时,如果房产为夫妻共有,还需考虑《婚姻法》中关于财产分割的问题,可能引发家庭纠纷。总的来说,弃房断供的法律后果严重,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