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出的问题核心在于:当投资性房产的所有者无法继续偿还房贷时(即“断供”),会面临何种法律责任以及如何依法应对。答案将涉及合同违约责任、物权法处置规则、银行信贷法律关系、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及可能的刑事责任。
合同违约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借款人未能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对于房贷合同,通常银行有权要求提前收回全部贷款并支付逾期罚息。
物权法处置规则:依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抵押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下,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银行信贷法律关系:参照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购房者在断供后,银行有权启动不良资产处置流程,对抵押房产进行清收。
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方式:实践中法院会遵循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审理此类案件,结合双方过错程度,判定违约责任大小,并依法对房产进行拍卖或强制执行。
刑事责任: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借款人恶意逃避债务,可能导致涉嫌贷款诈骗罪等问题,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投资房断供会产生一系列法律责任,主要包括合同违约责任、银行按物权法规定的抵押权行使权利,以及可能面临的司法追责甚至刑事责任。因此,在面临断供困境时,应积极沟通协商,寻求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为确保自身权益,购房投资者在购房前务必详细了解并审慎评估自身还款能力和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