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全国范围内因无法继续偿还房贷而放弃房产(即“弃房断供”)的具体人数。这一问题不仅涉及金融领域的数据统计,还牵涉到法律层面的权益保护和法律责任。
从法律角度分析
-
定义与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条: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弃房断供是指购房者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房产并停止支付按揭贷款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违约,银行有权要求购房者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法律后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五条: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贷款利率。
- 弃房断供后,银行可以依法收回房产并拍卖,所得款项优先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及相关费用。如果拍卖所得不足以偿还贷款,银行仍有权向借款人追偿剩余债务。
-
法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借款人弃房断供不仅需要承担违约责任,还可能面临信用记录受损、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法律后果。
-
司法实践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受人以担保贷款方式付款,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
-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通常支持银行对弃房断供者的诉讼请求,判决借款人承担还款责任及违约金。
-
预防与应对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充分了解自身经济状况和还款能力,避免因盲目购房而陷入困境。一旦出现还款困难,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如延期还款、调整还款计划等。
总结
全国范围内的弃房断供者具体人数难以精确统计,但这一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违约,购房者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但不限于承担违约责任、信用受损等。因此,购房者应谨慎对待购房决策,合理评估自身的还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