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述:持有假表(假冒名牌手表)的人试图以该物品作为抵押进行融资,询问在此情况下应如何处理及涉及的法律问题。
资深高级律师角度分析:
刑事责任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果明知手表为假表仍用于抵押,可能涉嫌触犯此罪名。因此,首先需明确自己对假表性质的认知,避免因故意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欺诈风险: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将假表作为真品抵押,可能构成民事欺诈,一旦被发现,债权人有权撤销抵押合同,且可能要求赔偿损失。
合同效力问题: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由于假表交易本身违法,基于其设立的抵押合同可能因违反《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而被认定无效。
物权无法设立: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五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财产可以抵押。然而,假表并非合法财产,其所有人无权处分,故无法设立有效的抵押权。即使双方签订了抵押协议,债权人也无法据此对假表享有优先受偿权。
法律责任追溯:若已将假表抵押并造成他人损失,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外,还须对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使用假表进行抵押融资不仅可能导致合同无效、物权无法设立,还会面临民事欺诈、侵权责任追究乃至刑事责任的风险。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持有假表者均应避免以此类非法物品进行任何金融交易,以免触犯法律,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