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在购买到抵押房的情况下,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包括确认房产状态、解除抵押或追偿损失的法律途径。
确认房产抵押状态 购房者首先需通过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所购房产是否设定抵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15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购房者有权要求卖方披露房产的真实抵押状况,隐瞒抵押事实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与卖方协商解决 发现房产被抵押后,购房者应立即与卖方沟通,要求解除抵押或退款赔偿。根据《民法典》第57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购房者可以主张卖方解除抵押并完成过户,或退还购房款及赔偿损失。
向法院申请撤销抵押 若卖方拒绝合作,购房者可根据《民法典》第399条和第406条关于禁止或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的规定,以及第540条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并要求撤销房产上的抵押权,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追究中介责任 若交易过程中有房地产中介参与,且中介未尽到审查、告知房产抵押情况的义务,购房者可根据《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8号)及《民法典》中的代理责任条款,要求中介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关注优先受偿权风险 根据《民法典》第414条,抵押权人对抵押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购房者在房屋仍处于抵押状态时购买,若卖方无法偿还抵押贷款,可能面临房屋被抵押权人执行的风险。因此,购房者应考虑与抵押权人协商,争取代为清偿债务以解除抵押,或在诉讼中请求法院确认其作为善意第三人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居住权或所有权。
购买到抵押房时,购房者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通过查询房产状态、与卖方协商、寻求司法救济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注意审查中介责任,警惕优先受偿权风险,确保在法律框架内合理解决问题。在处理此类复杂法律事务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