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在当前中国的法律框架下,分期购买房产是否必须办理抵押手续。从专业律师的角度来看,这主要取决于购房合同的具体约定以及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贷款政策。
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79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本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的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这意味着,如果购房者选择通过银行贷款方式支付房款,则通常需要以所购房产作为抵押物来保障银行权益。
合同自由原则:虽然实践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要求设立抵押权,但根据《民法典》第5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买卖双方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自行协商确定交易条件,理论上存在不设定抵押的可能性。
银行风控考量:对于放贷机构而言,为了降低信贷风险,普遍会要求借款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措施,尤其是针对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因此,即使法律上允许例外情况,实际操作中很难避免抵押程序。
政策导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平稳运行的政策措施,其中也涉及到调整和完善住房金融政策。例如,《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房价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10号)强调要“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表明政府层面倾向于通过加强信贷管理来调控市场。
实践案例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因未按规定办理房屋抵押登记而引发纠纷的情况较为常见。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18号——“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浦东分行诉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即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指出即便未完成正式登记手续,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且内容合法有效,则仍可认定抵押关系成立。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虽然并非绝对要求所有分期购房行为都必须办理抵押,但从保护借贷双方利益及符合行业惯例的角度出发,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不过,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政策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