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及法律依据。
虚构主体身份:诈骗者可能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伪造的证件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此骗取对方信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虚假项目或产品:诈骗者通过提供不存在的项目、产品或服务,诱使对方签订合同并支付款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夸大履约能力:诈骗者可能夸大自己的资金实力、技术能力或市场资源,误导对方相信其有能力履行合同义务。这种行为同样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设置陷阱条款:在合同中故意设置不利于对方的条款,如不合理的违约责任、难以实现的条件等,导致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拖延履行或逃避责任:在收到对方款项后,故意拖延履行合同义务或通过变更联系方式、转移资产等方式逃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此类行为亦有明确的刑事处罚规定。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不仅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的破坏,更触及刑法的红线,严重者将面临刑事责任。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谨慎核实对方身份及项目真实性,避免落入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