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受害者希望了解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被骗财物。
报案与立案:首先,受害人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合同文本、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等相关证据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民事诉讼:即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受害人也可以同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7条规定:“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财产保全:为防止诈骗方转移财产,受害人可以申请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0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受害人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国际合作:如果诈骗行为涉及跨国境,可以通过国际司法协助机制寻求帮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了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合作打击犯罪的相关程序。
综上所述,面对合同诈骗,及时报警并积极收集证据是关键,同时可考虑通过民事诉讼、财产保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