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合同诈骗的起诉是否真的没有效果,以及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合同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同时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为“数额较大”,即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如果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要求对方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再次,合同诈骗罪的证据收集和认定需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进行,受害人可以提供相关证据协助调查,但不能自行进行侦查活动。如果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认为案件不属于合同诈骗罪,或者证据不足无法证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然后,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限为五年,超过追诉期限的案件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但受害人仍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最后,合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损失,但需要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在服刑期间可能没有能力支付赔偿款,受害人需要等待犯罪嫌疑人出狱后才能执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有权在判决生效后,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总之,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害人可以通过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虽然合同诈骗罪的追诉期限为五年,但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判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受害人仍然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损失。但是,受害人需要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财务状况,以便在判决生效后能够执行赔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