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的核心是了解在购买房产并采用按揭方式付款时,如何进行抵押登记的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答案要点包括:购房人与银行签订借款及抵押合同后,需向房地产登记机关申请抵押权设立登记。
签订合同阶段:购房者与贷款银行应首先签订《个人住房借款合同》和《房屋抵押合同》,根据《物权法》第187条的规定,“以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设定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提交申请材料:按照《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申请人(购房人)需携带身份证、不动产权证书(预售商品房预告登记证明)、借款及抵押合同等相关材料前往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抵押登记。
审核与公示:登记机关接到申请后,对相关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登记公告,期间如无异议,则可进入下一环节。
抵押权设立登记: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登记机关应在审核通过并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为申请人办理抵押权设立登记,并发放《不动产登记证明》。
银行放款与权利保障:取得《不动产登记证明》后,银行即可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向购房者发放贷款,同时抵押权得以有效设立,保障了银行的债权安全。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购房者采用按揭方式购房,需要与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并按规定向不动产登记机关申请抵押权设立登记,经过一系列法定程序,方可确保抵押权的有效设立,实现购房与贷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