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原共同生活期间产生的遗产
1. 根据《民法典》第十三条规定:“继承人的继承权由其法定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行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去世后,他的财产会被依法分配给他的子女或者其他法定继承人。
2. 如果一个被抚养人的父母和祖父母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或遗赠协议,那么他们将被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比例进行分配。
二、未实际参加共同生活的继子女
1.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对公有财产享有所有权的人死亡后,该财产由其合法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取得。”
2. 被抚养人的父母和祖父母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在死亡后仍然有权对未实际参加共同生活的继子女进行继承。
三、已婚但尚未办理结婚证的继子女
1. 《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但是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继承关系被视为两个独立的家庭成员,各自拥有自己的财产和权利。
2. 如果一个人已经有配偶并且还没有办理结婚证,那么他可能无法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产。
四、婚姻存续期间收养的子女
1. 根据《民法典》第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收入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有证据证明该收入确系个人财产。”
2. 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收养了子女,那么这些子女就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部分,因此他们在被收养之前或者收养之后所取得的财产也是夫妻共同财产。
五、丧偶后的配偶
1. 在中国,丧偶后的配偶是丧失了一半的权利的,但是他们可以继续保留一些财产,例如房产、存款等。
2. 如果一个人曾经在丧偶后与他人结婚,那么他们的财产在分割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具体的影响取决于他们是否还在同居状态,以及他们的财产是否经过了转移。
总结::变更受益人需要保险人同意。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去世后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或遗赠协议,那么他们将被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的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比例进行分配。如果没有结婚,那么继承人只能享受部分权利;如果有结婚,那么他们可以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另一方的财产。对于婚姻存续期间收养的子女,虽然失去了一半的权利,但他们仍然可以继续保留一些财产,包括房产、存款等。对于丧偶后的配偶,虽然他们的财产在分割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如果他们还在同居状态,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在离婚时得到一部分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