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方不承认在交通事故中承担全部责任时,这涉及到事故责任的划分、证据的收集与提交、以及可能涉及的法律程序等问题。解决这一争议的关键在于通过合法途径确定事故责任,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事故责任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证据。”因此,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它对于后续的责任划分至关重要。
证据收集:无论是视频监控还是目击者证词,都可成为证明事故经过的重要材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积极搜集有利于自己的证据非常关键。
协商调解:双方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尝试达成一致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可以先行调解。”即使对方最初拒绝承担责任,也可能通过有效的沟通找到解决方案。
提起诉讼:如果协商不成,则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至一百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起诉状应载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执行阶段:一旦法院作出判决并生效后,若败诉方仍拒不履行义务,则胜诉方可申请强制执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综上所述,在遇到交通事故责任争议时,最重要的是依照法定程序妥善处理纠纷,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合理的法律手段寻求公正裁决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