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若不处理,可能会导致法律责任加重,包括但不限于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同时也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从法律角度具体分析如下:
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49条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即使不是车主,驾驶者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逃避处理,则可能面临更高的赔偿要求。
行政处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未履行上述义务,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等处罚。
刑事责任:如果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且逃逸,根据《刑法》第133条之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保险理赔影响: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案并配合调查,可能影响保险公司正常理赔流程,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信用记录: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交通违法信息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逃逸行为可能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影响今后贷款、就业等方面。
综上所述,对于交通事故采取逃避态度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建议积极面对,依法处理,维护各方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