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逃逸的交通事故是否能够获得保险赔偿,答案取决于具体情形及保险合同条款,但通常情况下逃逸行为会导致保险公司拒赔。从法律角度看,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还可能影响其依据保险合同请求赔偿的权利。
交通法规角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意味着逃逸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保险合同条款:大多数车辆保险合同中都明确列出了“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故意破坏现场、伪造证据或者逃逸”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因此,如果存在逃逸行为,则很可能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
责任划分问题:即使对方也有一定过错,在逃逸的情况下,交警部门可能会认定逃逸方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这直接影响到最终能否通过对方车辆保险获得补偿。
道德风险考量:从保险学原理出发,逃逸增加了理赔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与道德风险,不利于保险公司对事故真实情况的调查核实,故而多数保险公司会在保单中设置相应免责条款以规避此类风险。
司法实践案例:近年来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也倾向于支持保险公司基于合同约定对于逃逸情形下不予赔偿的做法,如(2018)京01民终796号判决书中指出:“……鉴于张某驾车离开现场的行为符合保险合同中关于‘逃离’的定义,故一审判决支持保险公司拒赔并无不当。”
综上所述,虽然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案情分析,但从法律法规及保险合同角度来看,交通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往往会导致难以获得保险赔偿的结果;同时提醒广大驾驶员朋友遇到类似事件时应立即停车报警处理,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