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 > 民事民法 > 交通事故 > 问答详情

不构成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况?

用户:175****1331 香坊区 2024-11-02 07:18 交通事故 浏览量:44492
精选律师最佳回答:
蔡传文
蔡传文*律师/18856954895(微信同号) 专职律师 立即咨询
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
擅长领域: 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刑事自诉、法律顾问、人身损害

用户希望了解在中国法律框架下,哪些情形不被视为交通事故逃逸,尤其是那些行为或条件可以免除肇事者逃逸的法律责任。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详细解析:

  1. 及时报警与停留现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只要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了上述措施,则不属于逃逸行为。

  2. 因救治伤员而离开现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指出,“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反之,如果是为了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而未能第一时间留在事故现场,且事后主动向警方说明情况,则通常不会被认定为逃离现场。

  3. 无过错方或轻微碰撞:当事故双方均认为损害轻微,且经协商一致同意不报警处理时,一方先行离开现场的行为一般也不视为逃逸。但需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照片、视频等),以防日后产生纠纷。

  4. 不知情情况下离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因此,如果确实因为客观原因(如视线受阻)未能察觉到碰撞发生,进而正常驾车离去,在能够证明自己确实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可避免被追究逃逸责任。

  5. 主动投案自首:即使一时冲动选择了逃离现场,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意识到错误并主动联系交警部门自首,并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实践中,法院往往会视其悔改态度给予从轻处罚。

综上所述,只要驾驶员在事故发生后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或因特殊情况确需暂时离开但事后主动配合调查,均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逃逸”。但无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保障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每位驾驶者的首要责任。

相关问答
解答律师
蔡传文 专职律师
安徽年代律师事务所
交通事故、房产纠纷、刑事自诉、法律顾问、人身损害
服务地区:合肥市
同城律师推荐
  • 董倩 专职律师
    深圳岂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银行保函、履约保函
    服务地区:宜昌市
  • 秦健峰 专职律师
    广东祥祺律师事务所
    抵押担保、经济仲裁、公司犯罪、公司法、债权债务、自然资源
    服务地区:深圳市
  • 黄海律师 专职律师
    中银-力图-方氏(横琴•深圳)联营律师事务所
    海事海商、涉外法律、涉外仲裁、刑事辩护、工程建筑、国际贸易、私人律师、涉外公证
    服务地区:南宁市
  • 拓娜娜 专职律师
    陕西益图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公司上市、房产纠纷、离婚律师
    服务地区:西安市
  • 秦健峰惠州 专职律师
    广东祥祺律师事务所
    抵押担保、经济仲裁、公司犯罪、公司法、债权债务、自然资源
    服务地区: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