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述:用户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想知道此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否仍会进行赔付。
资深高级律师角度分析:
保险合同约定: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四条,保险公司对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等情形下发生的损害不负责赔偿。虽然规定中并未明确指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否属于免责范围,但部分商业险条款可能会将其列为除外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明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若逃逸,将承担全部责任。这可能影响保险公司对事故责任和赔偿金额的认定。
法律责任与保险理赔:尽管逃逸行为本身不会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绝对不赔,但逃逸可能导致事故责任加重,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赔付额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提到,同时投保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应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道德风险与公序良俗原则: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了保险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公序良俗。逃逸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对理赔采取更严格的审查。
具体案例判例参考:不同法院对交通事故逃逸后保险理赔的判决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有的法院认为,如逃逸行为并未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损失程度,保险公司仍需在保险责任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若因逃逸导致事故原因无法查清或加重损失,则保险公司可能拒绝赔付或减轻赔付责任。
总结来说,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并不一定意味着保险公司完全不予赔付,但逃逸行为确实可能增加保险理赔难度,加重自身的法律责任,甚至触发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最终影响到保险公司的赔付决定。因此,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务必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逃逸,及时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