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继承人范围
《民法典》第112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下来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被依法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个人合法财产,适用本法。”因此,享有法定继承权的包括但不限于: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
二、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果这些继承人在同一顺序内,那么按顺序继承;如果没有,则按照法定比例分配遗产。
三、遗嘱执行人确定方式
《民法典》第136条规定:“遗嘱可以由继承人协商决定。继承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遗嘱的内容判决。”因此,遗嘱的执行人通常由遗嘱人指定或由法院指定。
四、遗嘱的效力及受保护期限
《民法典》第140条规定:“遗嘱自书之日起生效。遗嘱继承人应当在遗嘱设立后1个月内行使继承权。”这意味着遗嘱一旦设定并且有效,其效力一直持续到被继承人死亡后的一段时间内。
五、受益人法定100%?
对于这个问题,《民法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遗产的分配可能受到遗产价值、继承人的意愿、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法院的裁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绝对的比例说明受益人法定100%的情况。
总结:对于这个问题,《民法典》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情况中,遗产的分配可能受到遗产价值、继承人的意愿、家庭成员的经济能力和法院的裁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绝对的比例说明受益人法定100%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