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继承权的顺序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遗产包括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和对被继承人生前扶养、教育、帮助等形成的有形无形财产。”可见,继承权的顺序是基于其财产权利产生。因此,如果家庭成员在生前立有遗嘱,并且遗嘱中明确指定了某位特定亲属为继承人,则该继承人将直接获得遗产。
二、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即配偶、子女、父母)来继承遗产。例如,《婚姻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1. 配偶;
2. 子女;
3. 父母;
4. 兄弟姐妹。
相比之下,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在生前留下遗嘱,明确规定了哪些人可以成为遗嘱继承人,以及如何分配遗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承人选择放弃法定继承或者无法达成协议,可以根据遗嘱进行遗产分配。
三、是否允许指定特定亲属为继承人
在某些情况下,法院可能有权指定特定亲属作为继承人。例如,在遗产纠纷案件中,如果遗嘱中有明确规定需要抚养、照顾老年人或其他特定亲属的被继承人,法院可能会强制指定该亲属作为继承人。
四、义务人对于遗产的承担
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遗产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 维护被继承人的财产权益;(2) 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不得强迫或者限制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3) 保护被继承人的隐私;(4) 在继承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必要的遗产准备工作。”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如果继承人中有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人,他们应得到优先于其他继承人的待遇。
2. 如果被继承人的遗产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那么其他人有权参与继承。
从以上的法律规定来看,继承权的顺序取决于遗产的性质和被继承人的遗嘱。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各有优劣,具体适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义务人应当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妥善处理遗产问题。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指定特定亲属为继承人,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征得被继承人的同意。
总结:从以上的法律规定来看,继承权的顺序取决于遗产的性质和被继承人的遗嘱。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各有优劣,具体适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同时,义务人应当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妥善处理遗产问题。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指定特定亲属为继承人,也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并征得被继承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