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问题是关于如何拟订法律顾问合同,以及在合同中应该注意哪些关键点。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合同主体:法律顾问合同的双方应为合法主体,即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7条,“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必须确保双方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
服务范围与内容:法律顾问合同应当明确约定法律顾问的服务范围和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法律咨询、代为起草、审核法律文件、参与诉讼仲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33条指出,“律师可以为委托人提供下列法律服务:(一)担任法律顾问;(二)代理参加诉讼;(三)提供法律咨询;(四)代为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五)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六)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七)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八)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
费用支付方式:合同应明确约定法律顾问费用的计算方式、支付时间和支付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1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违约责任: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中应规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如一方严重违约、双方协商一致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93条指出,“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总结,拟订法律顾问合同时,应确保合同主体合法、明确服务范围和内容、合理约定费用支付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和解除合同的条件。在签订合同前,建议双方充分沟通,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