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了解的是,在发生合同诈骗案件时,哪一方有责任进行立案。具体而言,他们希望得知关于合同诈骗案的立案主体、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
立案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因此,对于合同诈骗案件,公安机关是主要的立案机关,但在特定情况下,检察院或法院也可以进行立案。
立案程序:立案程序主要包括报案、受理、审查三个步骤。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现合同诈骗行为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后,会进行初步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如果决定受理,则进一步审查是否存在犯罪事实,最终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76条)。
法律依据:
管辖权: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8条,公安机关对于合同诈骗案件具有管辖权,但具体案件的管辖应遵循“犯罪地”原则,即犯罪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有权管辖,必要时上级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办理下级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
报案与配合调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一旦发现合同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以便于案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案件的立案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且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告此类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