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关于合同诈骗罪中“金额较大”的具体标准,以及达到这一标准后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该条款没有直接规定具体的金额标准,但根据司法解释,可以确定不同数额范围对应的不同量刑档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进行合同诈骗,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具体到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差异,实际操作中的金额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例如,《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部分罪名定罪量刑情节及数额标准的意见》中规定,合同诈骗罪的“数额较大”起点为三万元。
对于“数额较大”的合同诈骗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因此,对于“数额较大”的合同诈骗罪,如果自犯罪之日起五年内未被发现,则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金额大小之外,是否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程度等因素也会被考虑在内,作为加重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罪中“金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在中国各地有所不同,但大致集中在几万元人民币范围内,且最终定罪量刑还需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上述分析基于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具体情况需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部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