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可以立案处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以下从五个方面详细分析:
犯罪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这意味着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实施了合同诈骗行为,都可能构成犯罪。
主观方面: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非法占有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情形推定:(一)明知没有履行能力而签订或者履行合同的;(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三)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四)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客观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合同诈骗的具体行为包括:(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数额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合同诈骗罪的立案追诉标准为: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程序方面:如果发现合同诈骗行为,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调查,收集证据,确认是否构成犯罪。一旦立案,公安机关将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如传唤、拘留等,确保案件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可以立案处理,但需要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构成要件。受害人应及时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以便公安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