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中常见的骗术手段,以及从法律角度如何界定此类行为并提供相关法律依据。
一、合同诈骗常见骗术
- 虚假主体: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 伪造担保: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印章等作为担保。
- 虚构标的物:以不存在或无法履行的标的物为交易对象。
- 预付款欺诈: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 其他欺诈手段:如夸大自身履约能力、隐瞒真相等方式骗取对方信任。
二、法律界定与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 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
三、案例解析
实践中,法院在认定合同诈骗罪时,除了考虑上述法定情形外,还会综合考量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客观行为表现及造成的实际损失等因素。
四、防范建议
- 审慎核实对方资质:在签订合同前,应通过正规途径核查对方企业信息及个人身份。
- 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详尽、明确,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 加强风险意识:对于明显低于市场价或条件异常优惠的交易要保持警惕。
- 保留证据材料:一旦发现被骗迹象,应及时固定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五、总结
合同诈骗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经济利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诚信体系。面对这类犯罪行为,既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也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