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在询问,如果合同诈骗的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的标准,是否就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以及如何界定和处理此类情况。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分析如下:
定义与定性:合同诈骗罪通常涉及到《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所指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不够案值并不意味着不构成犯罪,而是可能影响量刑和是否启动刑事程序。
立案标准:根据201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五十四条,合同诈骗案的立案追诉标准是“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或“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刑事责任:即使诈骗金额未达到上述立案标准,但如果符合诈骗的其他要件,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诈骗行为,仍可能构成犯罪,只是在量刑时会考虑诈骗数额作为从轻、减轻的情节。
非刑事处理:若确实未达到立案标准,司法实践中,可能按照民事欺诈处理,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如《民事诉讼法》等,寻求赔偿。
处罚与量刑:即使诈骗金额未达立案标准,但仍有行政责任,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如罚款或拘留等。
综上,合同诈骗案值不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受法律约束,可能涉及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在一定情况下,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因此,任何企图或实施诈骗行为的人都应认识到,即使金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也可能面临其他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