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合同诈骗的常见情形及其法律依据。以下将从五个方面详细解析这一问题,并引用最新的中国法律条文。
虚构主体或身份进行诈骗:行为人通过伪造企业、机构印章、证件等手段,冒充他人或者虚构不存在的主体与对方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虚假担保:在签订合同时,行为人为使对方相信其履约能力,提供虚假的财产证明、信用保证等作为担保,以此诱骗对方签订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发现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不是同一法律关系的经济犯罪嫌疑线索、材料,应将犯罪嫌疑线索、材料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查处,经济纠纷案件继续审理。”
使用已失效、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财产权利凭证作为担保:这种情形下,行为人利用已经失效或被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形式的虚假财产权利凭证,向对方提供担保,从而达到诈骗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4条第(三)项明确规定了这种情况属于合同诈骗罪。
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例如,行为人在明知自己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故意隐瞒这一事实,诱使对方签订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48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重复抵押或质押:行为人将同一财产多次用于抵押或质押,向不同的债权人借款,导致后手债权人的权益受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94条:“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虽然此条款主要针对的是抵押权的转让,但在实际操作中,重复抵押的行为同样可能构成合同诈骗。
综上所述,合同诈骗的形式多样,涉及的法律条文广泛,但核心在于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及是否采取了欺骗手段。一旦发现合同诈骗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