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在疫情期间遭遇非法行医行为时,应如何依法维权。作为资深高级律师,我将从法律责任、举报途径、证据收集、损害赔偿及刑事追责五个方面,结合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详尽解析。
法律责任:非法行医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关于“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三十九条,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举报途径:根据《医疗卫生投诉举报管理办法》第七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非法行医行为,可以通过信函、电话、互联网等方式向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具体可联系当地卫生健康委员会或拨打全国统一的卫生热线“12320”进行举报。
证据收集:在遭遇非法行医时,应妥善保存就诊记录、收费单据、药品包装、微信聊天记录、录音录像等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电子数据如微信聊天记录等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同时,《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患者有保留与医疗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的权利。
损害赔偿:若因非法行医导致人身损害,受害者可依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要求非法行医者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对于造成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赔偿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刑事追责: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遭遇非法行医,受害人应积极收集证据,通过法定途径进行举报,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提起民事诉讼索赔损失,严重者可追究非法行医者的刑事责任。我国法律法规对非法行医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旨在保护公众健康权益,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