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其亲友涉及诈骗案被羁押已达一年四个月之久,他想知道在当前情况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接下来案件可能的走向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羁押期限审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和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至三个月;对于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再延长。因此,若案件确实极其复杂,羁押一年四个月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合法性。
超期羁押问题:如果超过上述法定期限仍未结案,应考虑是否存在超期羁押的情况。《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认为对其人身自由的剥夺、限制或者处罚不当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诉或控告。如存在超期羁押,辩护律师可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要求释放。
案件进展与审查起诉阶段: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后,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延长十五日。若已过此期限,应了解案件是否已进入审判阶段。
审判阶段羁押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若案件已进入审判阶段,需对照此规定核实羁押期限。
特殊情况处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司法解释,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或其他正当理由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的案件,应依法办理延期手续。用户应核实是否有此类情况。
综上所述,尽管法律规定了严格的羁押期限,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延长。用户应通过合法途径获取具体的案件进度信息,确认是否存在超期羁押现象。如有疑虑,建议寻求专业律师介入,依据实际案情和法律程序,为涉案亲友争取合法权益。同时,中国的司法实践强调公正与效率并重,确保被告人在审前阶段的权利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力求案件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