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提问的核心是关于羁押期限届满后的释放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到期时,应依法予以释放。
首先,从刑事诉讼法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羁押期限届满即属于无需继续羁押的情形之一。
其次,关于羁押期限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明确了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案件为二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一至三个月;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了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期限,最长不超过一个半月;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了审判阶段的一审羁押期限,一般案件为两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
再次,如果羁押期限届满而案件尚未办结,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需要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其他强制措施,否则不得继续羁押。
第四,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羁押期限届满后,在未依法延长羁押期限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应由羁押机关立即办理释放手续。
最后,根据人权保障原则,羁押作为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手段,必须严格遵守法定期限和程序,确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综上所述,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羁押期限届满时,除非依法延长羁押期限或变更强制措施,否则应当立即释放。这一规定旨在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