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在国际贸易中签订合同的英文表述方式,以及从法律角度,特别是中国法律角度,对国际贸易合同的制定和执行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合同语言与法律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1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履行义务最能体现该合同特征的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其他与该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因此,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双方应明确约定合同语言及适用法律,通常会使用英语,并选择一个中立的法律体系作为适用法律,如英国或美国法律。
管辖权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7条规定,“因涉外合同、侵权或者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产生的或者与之有关的争议,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在合同中加入有效的管辖权条款至关重要,它将决定一旦发生纠纷,应在哪个国家的法院解决。
争议解决机制:除了法院诉讼,仲裁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常见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了仲裁程序的基本规则,包括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的组成、裁决的作出与执行等。合同中应明确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选择诉讼还是仲裁,以及具体的仲裁机构和规则。
货物交付与风险转移:国际货物销售合同中,货物的风险和所有权转移时间点是核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除非另有约定,风险通常自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时转移给买方。合同中应明确规定交货条件,如FOB(船上交货)、CIF(成本、保险加运费)等国际贸易术语,以避免误解。
支付条款与信用证:确保安全、及时的支付是国际贸易的关键。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信用证是一种银行担保支付的方式,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合同应详细规定支付方式、期限、货币类型以及是否采用信用证等。
总之,制定国际贸易合同时,双方应充分考虑语言、法律适用、管辖权、争议解决、货物交付及支付条款等关键要素,以降低交易风险,保障自身权益。明确这些条款并遵守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法律规定,是确保合同有效性和争议顺利解决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