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想要了解的是,融资性保函是否必须在境外开具。简单来说,融资性保函并不一定需要在境外开具,它可以根据交易双方的需求以及具体合同条款,在境内或境外进行安排。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来看,对于“融资性保函是否必须在境外”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定义与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年修订)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向境外直接投资或者从事境外有价证券、衍生产品发行、交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登记。”这里虽然提到了一些跨境活动需遵循特定规则,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融资性保函必须在境外设立。因此,从法律层面上讲,融资性保函既可以是国内银行为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贸易而提供的担保服务,也可以是外国金融机构为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提供资金安全保证的方式之一。
适用场景:实践中,当涉及到跨国贸易、对外投资等情况下,往往会选择由国外银行出具融资性保函以增强信用度;而在纯国内业务往来时,则更多采用本国金融机构作为担保方。
监管要求: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外汇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号),其中提到要加强对外债和跨境信贷的管理,但同样未限制融资性保函只能在国外开立。不过,针对不同类型的跨境金融活动,可能会存在更加细化的操作指引或审批流程。
风险控制: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开具的融资性保函,其主要功能都是为了降低交易风险。选择合适的开具地点应综合考虑对方接受程度、汇率波动等因素。
税务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了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情形。如果涉及跨境支付,则可能需要关注相关税收政策对成本的影响。
综上所述,融资性保函并非一定要在境外开具,而是取决于具体的商业背景及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开具方式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