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希望了解在离婚时涉及财产分割的诉讼请求应如何提出,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从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出发,根据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在离婚时涉及财产分割的诉讼请求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财产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双方约定为共同所有的财产”。因此,首先要明确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
分割原则:《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配。”这意味着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如一方对家庭贡献较大等特殊情况。
举证责任:在分割财产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各自对于共同财产的贡献程度。《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指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主张分割特定财产的一方需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特殊情形处理:《民法典》还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增值部分,《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规定:“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自然增值或者因市场变化而增加的价值,仍归该方所有;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投资经营取得的收益,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协商与调解:虽然可以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财产分割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首先尝试通过协商或调解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民法典》鼓励当事人采取和平方式解决争议,减少不必要的法律程序。《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在处理离婚时的财产分割问题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提出诉讼请求。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