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咨询的核心是关于税款所属期逾期后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以下是针对此问题的五个方面的法律解析:
税款申报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21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
逾期罚款: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和缴纳税款,根据征管法第32条,将被处以滞纳金,即每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天数自税款应当缴纳之日起计算。
补报补缴:纳税人应及时发现并纠正逾期行为,按照征管法第62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责任:若长期不处理,可能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第201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恢复信用:纳税人还应关注其税收信用等级,逾期未缴纳税款可能影响其信用记录。根据《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40号),纳税人应积极修复信用,避免因信用问题导致的限制。
总结:对于税款所属期逾期的情况,纳税人应尽快补办申报和缴纳手续,同时承担滞纳金和可能的罚款。严重情况下,可能会触犯刑法中的逃税罪。维护良好的税收信用也至关重要。如有疑问,建议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