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询问的是关于在菲律宾进行全球采矿活动的法律框架,特别关注中国法律对此有何规定或影响。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跨国投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国际法以及中菲双边关系等多方面的法律问题。
跨国投资与资源开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19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促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然而,《对外投资合作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也强调了对外投资需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当地环境和社会公共利益。
环境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虽主要针对国内环境管理,但其第68条指出,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时,应考虑环境保护责任,遵循绿色投资原则。
国际法与条约义务:中国是多个国际条约的缔约方,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这些条约对跨国资源开发有明确规定。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7条至第83条详细阐述了公海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发规则。
中菲双边协议:中菲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包括《中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这些协议可能包含有关自然资源开发的合作条款,对双方企业的活动有指导意义。
合规与风险管理:根据《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商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境外经营合规管理体系,识别和评估合规风险,确保经营活动符合东道国法律法规及国际规则。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若要在菲律宾进行全球采矿,必须全面考虑中国国内法、国际法、中菲双边协议以及东道国法律法规,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以确保所有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