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问题概括:用户想要了解在聘请法律顾问时,应与哪一方签订服务合同,并希望通过资深高级律师的角度,从五个不同方面详细解析这一法律问题,同时要求提供最新的、完整的中国法律依据原文。
一、合同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章第十条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聘请法律顾问,应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律师事务所或独立执业的律师签订书面的法律顾问服务合同。这是因为根据《律师法》第十四条,“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向当事人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账。”
二、合同内容
根据《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五条,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应明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服务的内容、范围、期限;律师费及其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解除及终止的条件;违约责任等。
三、资格审查
在签订合同时,企业或个人需要对法律顾问的资格进行审查。《律师法》第六条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四)品行良好。”确保法律顾问具有合法执业资格是保障合同有效性的前提。
四、保密义务
根据《律师法》第三十八条,“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在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时,应当明确规定法律顾问负有保密义务,未经许可不得泄露工作中接触到的敏感信息。
五、争议解决机制
《合同法》第十二条指出合同中可以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因此,在法律顾问服务合同中,双方应就可能出现的纠纷明确约定解决途径,如协商解决、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这符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关于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的要求。
总结:聘请法律顾问时,应当与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律师事务所或独立律师签订书面的法律顾问服务合同,并在合同中详尽规定服务内容、权利义务、费用支付、保密条款以及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以充分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符合我国现行《律师法》、《合同法》及《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