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关注的焦点:融资租赁合同中,债权转让的合法性、程序、影响以及相关权益保障。
1. 合法性:根据《民法典》第716条,融资租赁合同的出租人可以将租赁物的所有权及基于租赁关系的租金请求权依法转让给第三人,但不影响承租人向原出租人的支付义务。这意味着债权转让在融资租赁中是合法的。
2. 程序:《民法典》第546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因此,出租人在转让债权时需通知承租人。
3. 影响:转让后,新的债权人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租金,而承租人仍应按约定履行支付租金的义务,但可对抗原出租人的抗辩同样可用于对抗新债权人(《民法典》第551条)。
4. 权益保障:《民法典》第548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这保护了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后的合法权益。
5. 优先权:如果原出租人已就租赁物设立抵押权,《民法典》第416条规定,抵押权人转让抵押财产的,抵押权不得转让,但经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书面同意的除外。这就涉及到债权转让可能与抵押权的关系处理。
总结::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债权转让是被法律允许的,但需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即通知债务人。同时,转让不会改变承租人的付款义务,且债务人仍享有相应的抗辩权。在涉及抵押的情况下,须注意抵押权与债权转让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