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益人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有权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选择“法定”受益人意味着保险金将按照法律规定分配,而非指定特定个人。
2. **法定受益人的确定**: 若未指定受益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无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 **权利与义务**: 法定受益人在获得保险金时,需承担被保险人生前的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规定,继承人应当在继承的财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
4. **保险金分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若有多位法定受益人,保险金将按法定份额分配。
5. **变更与撤销**: 虽然默认为法定受益人,但《民法典》允许保险合同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通过书面形式变更或撤销受益人设定。
总结::选择保险受益人为“法定”,意味着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金将按照《民法典》规定的继承顺序分配。这既保障了家庭成员的权益,也确保了被保险人生前债务的清偿。然而,这种方式可能引发分配纠纷,因此,明确指定受益人通常更为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