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可能想知道关于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他们想知道如何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我会从合同订立、履行、违约责任、救济途径和最新法律规定五个方面进行深入解析。首先,合同订立时需遵守《民法典》第496条,内容为"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合同履行中若出现违约,适用《民法典》第523条,违约方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的责任。接着,违约责任主要依据《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对于救济途径,可依据《民事诉讼法》提起诉讼,寻求司法保护。最后,中国法律持续更新,如《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关于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更为完善。总的来说,用户在面对合同纠纷时,应依法维权,确保自身权益。